近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马小红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患儿实施左侧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和颅骨修补术,手术顺利,患儿现已康复出院。
一名10岁女童,因外伤致意识不清呈昏迷状态近2小时,一侧瞳孔散大,被送往我院急诊医学科,神经外科一病区刘如欲主治医师在接到会诊申请后,迅速前往急诊医学科参与救治。经颅脑CT检查提示:患儿左侧颞顶骨骨折,部分断端刺入脑内,左侧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左侧颞顶叶挫裂伤并血肿形成,弥漫性脑肿胀,脑干损伤,脑疝形成。刘如欲主治医师第一时间将检查结果上报,马小红主任团队综合评估后,考虑到患儿脑疝形成,弥漫性脑肿胀,病情危重,需立即进行手术。经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行左侧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术前颅脑CT图

术后颅脑CT图
刘如欲主治医师按照手术方案,迅速安排剃头备皮、进行化验检查等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凭借高超医术,精准操作,行左侧颞部切口,顺利完成左侧去骨瓣减压,清除颅内血肿并严密止血,成功解除脑部致命压迫,为女童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赢得宝贵时间。术后,患儿安返病房,通过止血、脱水及预防感染癫痫等康复治疗,7天后意识逐渐苏醒,可简单对答,经口进食,遵嘱运动,各项身体机能稳步恢复。

修补术前磁共振

修补术后CT
近年来,国际权威指南明确提出,在患者病情允许时,大力提倡早期开展颅骨修补术,即在颅脑损伤术后 3 个月内进行颅骨修补,这一举措被证实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为此,神经外科一病区马小红主任医师团队,在深入分析患儿复杂病情、充分考量尽早实现临床治愈对患儿成长的重大意义,以及获得患儿家属高度肯定与信任后,在患儿术后40 天,为其实施颅骨修补术。
手术过程顺利,各环节衔接紧密。术后,患儿意识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四肢活动自如,身体各项机能恢复良好,展现出早期颅骨修补术的显著成效,为同类病症的治疗提供了优质范例。

出院时,患儿家属心怀感恩,向医务团队郑重送上感谢信与锦旗。此病例的完美收官,彰显了神经外科一病区团队对前沿医学理念的精准把握与践行,以及面对复杂重症时无可比拟的专业实力。未来,神经外科一病区将继续凝聚团队力量,紧跟医学前沿,不断为颅脑疾病诊疗开拓新路径。
小科普
一、颅骨缺损修补根据修补时间分期
传统观点认为,颅骨修补的最佳时间是在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3-6个月。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头皮与脑组织间的假膜已经形成,修补时易于分离,手术创伤最小。
然而,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提倡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即在术后3个月以内进行颅骨修补,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对于颅内感染者,需要在感染完全控制6个月以上再进行颅骨修补。
颅骨修补根据手术时机可分为早期修补和正常修补,每种修补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1、早期修补
一般指在颅脑损伤或开颅手术后3个月内进行的颅骨修补。
优点:尽早恢复颅腔的完整性,提供脑组织免保护屏障。有利于维持颅内压稳定,改善脑供血障碍。早期修补可减少因颅骨缺损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缺点:手术风险较高,如术中出血可能不易控制。患者可能仍处于急性期,颅内情况不稳定,影响手术效果。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排斥反应。
2、正常修补
通常指在颅脑损伤或开颅手术后3到6个月进行的颅骨修补。
优点:手术时机选择相对稳妥,患者通常已度过急性期,颅内情况稳定。手术风险相对较低,修补效果较为满意。恢复颅腔的完整性和美观性,提高患者自信心。
缺点:黄金恢复期为3个月内,有效恢复期为3-6月,修补时机相对较晚,患者可能已承受较长时间的颅骨缺损带来的不适,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可能错过最佳的神经功能恢复时机。
二、儿童颅骨修补术
目前儿童颅骨修补的临床研究证据十分有限,对于骨瓣去除及重建缺损颅骨的手术入路、修补材料类型以及颅骨成形手术的最佳时机,尚未形成统一的最佳方案,儿童创伤后颅骨缺损的修补手术并无年龄限制,但需关注术前全身状况,神经系统和局部伤口的情况必须稳定,修补材料可选用自体骨、骨诱导材料或合成材料,若采用自体骨进行修补,建议尽早行修补术。
专家简介

马小红,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生协会神经外科专科认证医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脊柱脊髓专科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神经外科协会委员、榆林市神经外科委员会副主委。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获得榆林市科技进步奖4项。多次参与榆林市各种重大灾害性事故的抢救治疗工作。先后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进修、访问、研修学习。能熟练完成颅内肿瘤切除,尤其擅长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精于各型脑积水的手术治疗。近几年在脊柱脊髓、功能神经外科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微血管减压术和其他神经外科亚专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创造条件开展了神经内镜手术,同时带领科室团队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已独立完成各类脑血管病手术1000余例,填补了榆林市在这一领域独立开展治疗工作的空白。

刘如欲,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治医师,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延安大学;陕西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榆林市微创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榆林市卒中学会委员。擅长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等颅内肿瘤疾病,重症颅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病,脑积水、颅内感染等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擅长经鼻及经颅神经内镜应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文章2篇。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一病区简介】
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榆林市神经外科领域独具特色的优势专科,为陕西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目前开设床位50张。拥有医师7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医学硕士5名。拥有国内先进的GE复合手术室,3T核磁共振、256排螺旋CT、西门子大型平板DSA造影机、Leica手术显微镜、STORZ神经内镜、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立体定向仪等先进设备。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国内顶级神经外科中心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亚学科建设突飞猛进,形成了以下诸方面的学科特色,已成为陕甘宁蒙晋交界区的神经外科中心。
1.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率先在榆林市内成功开展颅内动脉瘤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栓塞、脑动静脉瘘栓塞、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颅内外大血管病闭塞的介入开通、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介入开通、颅内肿瘤的术前栓塞等各类神经介入手术,目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颅内肿瘤微创治疗:率先在榆林市内开展了内镜下颅内肿瘤切除、脑干肿瘤切除、功能区肿瘤切除、颅底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目前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3.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率先在榆林市内开展锁孔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目前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4.脊柱脊髓手术:率先在榆林市内开展3D打印下脊柱手术,可独立完成环枕部畸形、椎管狭窄减压、椎管内肿瘤切除等各类脊柱脊髓手术,目前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5.颅脑损伤与脑出血:每年成功救治各类重型颅脑损伤与脑出血患者百余例,可完成硬膜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颅内血肿定向置管引流、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等,目前处于省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