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年份,却是她成为战士的年份;1200公里,是榆林市第二医院到武汉市第九医院的距离,也是她为坚决的征途;大年初二,本该一家团圆的好日子,却成为她奔赴异乡的时刻;8个小时,是一个班次的频率,更是她汗水凝固的时间……这一切,永远定格在榆林二院护士王慧慧的记忆中。从大年初二开始,她在1200公里外的他乡,战斗了55个日夜,用血肉之躯在前方和后方之间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抗疫阵前,躬身入局
清朝名臣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干什么事情,光是站在局外讨论,注定是没有用的,必须积极投身到其中,挺起胸膛担负起该担的责任,才有可能实现目标、收获成功。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榆林二院急诊科护士王慧慧,就成为了躬身入局的那个人。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王慧慧还在铜川休假,1月20日在微信群里看到医院要抽调人员到感染疾病科工作,王慧慧毅然买了当晚返程的车票,1月21日早上6:00她就回到了榆林,随即请缨到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1月23日,看到武汉封城的信息后,王慧慧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我在急诊第一线工作了11年,深知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自愿支援本院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不计报酬,不计生死。”
1月24日晚,王慧慧接到医院电话,告知她医院可能要派人赴武汉开展支援工作,询问她是否愿意参加。王慧慧当即表示,自己要报名,“记得特别清楚,护理部的宋老师跟我说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好和家人沟通一下,让我想清楚跟家人说好了给她回话。”王慧慧说,“我随即就给妈妈打了电话,说我可能要去武汉,然后就给宋老师打电话报了名,她问我连五分钟都没有就想好了?”
在王慧慧看来,从穿上那一身白衣,救死扶伤就是她的使命,做一个逆行者,其实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自己从没有想到伟大呀、崇高呀这些华美的词儿,只是觉得,自己有急诊科的工作经验,应该可以胜任去武汉的援助工作,王慧慧说:“不管在榆林还是在武汉,我们的职责都是一样的。”
大年初二,王慧慧和战友们带着大家的祝福,作为陕西省援鄂医疗队第一批成员飞抵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逆流而行,同心战疫
经过一天的辗转,大年初二晚上十点左右,王慧慧一行到达了武汉市,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医疗队员大部分都互不相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将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王慧慧坦言,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在出行前,她甚至专门领取了医疗保险,想着万一自己要是感染了,回不去了,也好给孩子留下一点保障!
经过短暂的休整及培训后,她所在的医疗队入住了武汉市第九医院,接管了危重症病区。刚刚到武汉时,医疗物资一直是处于紧张状态的,医护人员所用的医疗防护物资,都是按人按班次供给的。没有身处现场,大概无法想象医疗防护物资的消耗量到底有多大,为了避免传染,从口罩到防护服,都只能使用一次。一个班八个小时,医护人员们从上班开始到下班,全程捂在防护服之中。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部分队员因为闷热而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有时候只能将自己的呕吐物再次咽了下去;有的队员双手因汗水的浸泡而溃烂,脸颊和鼻梁因为佩戴N95口罩而被压出了创疮,消毒液浸泡过的护目镜即使经过酒精的再次擦拭还是会刺激眼睛结膜,造成结膜红肿充血感染;每次下班时,内层的手术衣已经被汗水湿透,有时还能拧出水来;每个班次都面临着抢救、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这样的高风险操作,而吸痰、采集咽拭子、口腔护理等近距离侵入性操作,更是她们工作的常规项目……但这些都没有吓退她们,王慧慧和战友们没有一位退缩,咬紧牙关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王慧慧到现在都清楚记得,有一天跟她一起搭班的小姑娘,因为怕上厕所,在上班前不敢多喝水,处于例假期间的她在穿上防护服后,出汗过多,出现了虚脱的症状,可还是强忍着不适给患者采了急查的动脉血气,当王慧慧让她休息时,小姑娘嘴里一直念叨着,“对不起,我估计缓一会儿就好了,我还能陪您上班!”她就是榆林援鄂医疗队队员徐慧芳。
白衣执甲,不胜不归
王慧慧至今仍然忘不了,有位74岁的老太太,中午12点从急诊科送到病区,刚抬上床就出现了心脏骤停。于是她们开始了紧张的抢救,副肾、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呼吸兴奋剂、心肺复苏……一名医生、两名护士一直守在病人身边,随时处理突发情况,直到下午快六点时,患者还是未能坚持下去,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家属一直央求医护人员再试试,再多抢救一会儿,看着家属悲伤而茫然的眼神,王慧慧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每位患者的去世或许只是死亡人数上的一个数字,但带来的悲痛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没有身处其中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会是多么的悲痛!王慧慧们就在这样的重压下坚持工作,每一夜的失眠、焦虑、烦躁,每一次的失声痛哭,这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只能自己消化,哭过之后,擦干眼泪还是要准时出现在病房,只为了当初许下的无悔誓言,“以生命护佑生命!”
作为榆林援鄂医疗队第一批的队长,除了工作之外,王慧慧还要时刻关注队员们的心理状态,因为这一批的队员有几人都是90后,工作时间短,年龄小,有的还未成家。记得在去武汉的路上,有个95后的小队员,一直闷闷不乐,感觉心理压力特别大,在到达酒店分配房间后,她自己一人个住单间,看着她满脸的落寞和不安,王慧慧在与室友沟通后,主动找到那位小姑娘,询问对方愿不愿意和她一起住,说自己的室友想住单间,自己就认识她一个人,能不能换一下房间。回到房间后王慧慧就开始想办法找话题和小姑娘聊天,让她建立信心,慢慢的姑娘忘记了恐惧,露出了笑脸。她们一起生活了55天,每天都会一起去打饭,一起聊天,一起学习,聊病人,聊工作,聊些新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武汉期间,王慧慧所在的医疗队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117人,没有1名医疗队员被感染。受到了国家卫健委、当地政府和患者的高度肯定。
离开时春寒料峭,归来已是繁花盛开,王慧慧已于4月4日结束医学观察期,回到了塞上榆林,她说:“疫情未熄,战斗不止。我在武汉的工作结束了,现在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战斗,为榆林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