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倩,榆林二院呼吸内科护士。1月26日,她主动请缨,随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被分配到了武汉市第九医院,与同事们一起开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从冬到春,在历经55天战斗后,3月20日,牛思倩圆满完成阻击病毒任务,从武汉撤离,返回西安,进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如今,牛思倩紧张而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她整理自己的思绪,记录下那些在武汉的喜悦与不舍,感动与澎湃,把它作为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刻在心里。和所有人一起,等待春天到来,静待春暖花开。

3月25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了55天,圆满完成任务,安全回到西安。高危负荷下医护人员的工作场景,患者充满求生欲的目光,交织成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历历在目,令我终身难忘。
大年初二,我有幸能成为第一批陕西援鄂医疗队的一员,随队出发,前往武汉。当晚我们就踏上了荆楚大地,面对无人的机场,无人的街道,面对未知的病毒,寒风刺骨、死寂的空气。我心生恐惧,但我更加明确我此行的目的。
1月30日是我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作为重症组的一员,率先进入ICU。九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形势比较严峻,条件比较艰苦,仪器设备不全。但在积极调配各种仪器设备的同时,我们的工作并没有滞后。护理组总结工作遇到的问题,快速制定护理方案,工作流程,合理安排:中心供氧不足时,改装呼吸机,使用氧气钢瓶供氧;制作气管插管流程,积极配合医生插管;血液净化人员不足,寻找课件学习,保证救援工作正常运转……每个人恨不得让时间慢下来,自己快点多做一点。汗水湿透衣背、手指僵硬、脸部布满压痕都阻止不了我和死神赛跑的决心。我们在这段时间里感受过失去生命的悲伤及无力感,也为抢救成功一个患者而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但不管面对什么,我们137人没人抱怨、没人退出,因为我们是患者的希望,更是彼此的依靠。

这50多个日日夜夜,记忆深刻的是易队不论多早多晚都会送队员上班,殷切的叮嘱,加油打气;温暖的是我虽身在武汉一线,但我并不孤独,二院领导及同事们的心永远跟我在一起,他们就像家长一样,时刻牵挂着我们;感动的是青山区志愿者和酒店的工作人员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难忘的是小伙伴们工作中的互相帮助和提醒,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那些并肩作战的队友,生死之交的“蒙面大侠”们,我们大概只能记得彼此的身形眼睛,却无法认清各人的真容实貌,日后有缘多相聚吧!
那些继续留守武汉的逆行者,你们还得继续为疫情防控的歼灭战值班站岗,希望你们一切安好,早日回家团圆!
忘不了武汉市九院的李主任和蔡护长,你们代表着无数从始至终坚守武汉的医护同仁,我理解你们初的艰难,更佩服你们一直以来的坚强,衷心祝福你们日后顺遂平安!
我入驻的武汉东兴酒店1202房间,给了我舒适的憩息之所。那些照顾我们饮食的区领导、服务员和志愿者,你们无时无刻地体现着武汉人民的热情和坚强。想起清静的街道和万家的灯火,期盼快快恢复往昔的市井和繁华……

经此一役,历练了我,促使了我的成长,人生短暂而又漫长,生命脆弱而又坚强,我为帮助过的患者成功救治感到欣慰和心安。无论何时,我不是一个人在作战,我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只要心中有爱,再大的风浪都可以战胜!
加油!我的祖国!
3月26日
今天听说临潼区康复路小学小可爱们得知我们在工人疗养院休养时,争先恐后地用稚嫩的语言,用青涩的笔触写下对“医护大白”的暖心语。


我收到的是一个精致的许愿瓶,内有一封信,还有几个小可爱的祝福语。信中写道:“长大后,我要成为您那样的人,治病救人。”、“您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能守护万家。”、“白衣天使,欢迎回家,好好休息哦!我爱您!” 还有位阿姨心灵手巧,她用剪纸剪出了美医务,英雄平安归来的剪纸,想来也是个很有情怀的人吧!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在别人心中有这么重的分量,这一次疫情,这一场战争,让我突然就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变身“大白”也许是我这辈子帅的时刻,也是我这辈子伟大的时刻了。
你看,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想必这就是这个春天暖心的礼物了吧!
——牛思倩写于临潼隔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