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网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制片质量、诊断能力稳步提升 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病理科步入发展快车道

发布者:宣传教育科来源:榆林市第二医院发布时间:2023/11/16 9:48:00阅读:1715字体:默认

       病理科医生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他们通常不直接面对病患,却承担着指导疾病诊疗和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角色。建设中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以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引入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其中,病理科作为医学诊断的重要环节,更是4+2+N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学科,发展备受关注。

        为了不断推动学科发展,为患者提供满意的病理诊断服务。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病理科迎来了总院病理科段英飞和李晓锋两位技术专家指导工作。两位专家深入一线,手把手带教,对病理技术工作提出了诸多方案。

1.检材处理改进:

       在检材处理方面,专家发现如标本预处理、固定和脱水等环节存在部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两位专家耐心细致地对榆林医院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范操作,减少了误差和不良后果。由于机器老化容量过小,难以承担大量标本的处理,经积极申请,科室及时购进了大容量脱水机,保证活检量日趋增加的需要。

2.技术操作标准化:


       在技术操作方面,不同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这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可重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位专家对技术操作进行了标准化培训,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并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针对工作中发现的冰冻切片质量问题,详细论证后更换了设备,解决了切片厚薄不均的现象,提升了制片质量。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优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病理诊断中常用的技术。染色结果的不一致性是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病理科优化了阳性对照材料,购置先进的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对染色流程进行了改进,包括规范抗体浓度和孵育时间、优化缓冲液和染色程序等。通过这些改进,提高了染色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在专家们的指导和建议下,佟晓主任和李萍副主任技师迅速组织病理科全体技术人员利用“PDCA”的方法来改进病理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实现了专家意见“三化”即“落实化”“常态化”“稳固化”。对技术工作人员提出“三抓”即“抓质量”“抓效率”“抓学习”,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让病理科发展步入快车道,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专家简介



段英飞 | 副主任技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技术组长;

陕西省医学会病理技术组副组长;

中国病理行业标准化委员会常委;

中国装备协会病理分会委员。



李晓锋 | 副主任技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分子病理组组长; 

陕西省抗癌协会分子病理学分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分型学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学分会委员;

陕西省保健学会临床病理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主持省国际合作基金课题一项并参与多项省市基金项目;

主持交大校级新医疗新技术一项及院级新技术两项;

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2016年第一名成绩评为院“五佳技师”称号。



佟晓 | 主任医师

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病理科主任;

陕西省抗癌协会分子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保健学会病理分会常委;

陕西省基因组与健康学会分子病理学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