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网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不负生命“重”托】10年!0死亡!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医学科持续书写生命奇迹!

发布者:宣传教育科来源:榆林市第二医院发布时间:2024/1/27 9:37:00阅读:1911字体:默认
开栏语
       重症监护室(ICU),是疑难危重患者与死神抗争的“角斗场”。一个普通人看来十分神秘的空间,这里的病人命悬一线,却没有亲人陪护,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是一群无所畏惧的天使,在生与死的边缘为他们阻挡死神召唤。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医学科就是一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地方,这里每天都面临着与病魔的殊死搏斗,每天都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命奇迹。作为榆林市重症医师协会和榆林市重症护理学会双学会挂靠科室及主委单位,重症医学科勇担使命,在重症救治方面展现出高超精湛的技术水平以及勇往无前的责任担当,疑难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的案例层出不穷,真正做到了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兜底”。
      即日起,我院公众微信号推出《不负生命“重”托》专栏,带大家走进ICU,揭开神秘的面纱。敬请关注!
      在医生眼中,羊水栓塞(DIC)被称作为“恶魔的抽签”,它是产科死亡榜的顽固“钉子户”。为什么会有这样恐怖的代称呢?因为它起病毫无预兆,前几分钟产妇可能还安然无恙,后一秒钟就开始呼吸困难、休克、心肺衰竭,属于世界性难题且无法预测。虽然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四左右,但死亡率高可达80%以上,约三分的患者会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指标。10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在一场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遭遇战中,不断经受职业生涯严苛的考验,现已成功抢救羊水栓塞患者多达30余例,抢救各种危重孕产妇近百例,保持并不断刷新着危重孕产妇零死亡的记录,充分展示了对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的综合实力。

↓↓↓
 
       卢女士(化名)庆幸地说:“我现在想想还觉得后怕,当时迷迷糊糊的,担心的就是两个娃娃和我妈,想着要是能保住命就好了。真的太感谢你们重症的医护人员了,他们不光救了我的命,还保住了我们全家的幸福,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恩之情。”
       今年35岁的卢女士已经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宝贝,在当地医院剖宫产下二胎后,突然出现一阵咳嗽,紧接着出现四肢抽搐,呼之不应,心率骤降到30次/分,氧饱和度降至70%,血压无法测出,子宫切口处肉眼可见渗血不止,县医院产科立即电话联系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永胜,陈永胜主任迅速询问病史,了解产妇当前情况后,诊断为羊水栓塞及产后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极为凶险,当即指示当地医院输注血液制品纠正休克,改善凝血功能,尽可能止血,维持生命体征。由于当地医院治疗条件有限,经医院专家与家属充分沟通,决定冒着极大风险急转往榆林作进一步救治。为争取抢救时间,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患者转院途中,就开始了抢救准备:科室紧急启动救治小组,提前派人带转运呼吸机在院门口待命,保证入院交接安全;提前了解患者血型,紧急与输血科协调血液制品,准备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共计1万毫升左右;准备呼吸机、血液净化仪、床旁B超、紧急输血设备等……在患者入院前,相关抢救医护团队已全部就位等待救援。
       卢女士入院后,意识呈浅昏迷状态,血压于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支持下勉强到达正常低限,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心电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调整参数,改善患者呼吸。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心功能,床旁B超探查下腔静脉宽度,微量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急查血栓弹力图及血栓四项,根据结果评估患者DIC严重程度。紧急输注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经过一番紧张抢救,入驻重症医学科2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呼吸逐渐趋于正常,但新问题再次出现,患者尿量极少,考虑她可能因失血性休克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陈永胜主任医师立即指示给予患者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给予枸橼酸局部抗凝方案。
       经过重症医学科医护共同努力,经过10余天生死较量,卢女士先后经历了呼吸、循环、肾脏、肝脏及造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难关,渐渐恢复了健康,从死神手中抢回了生命,现已痊愈回家。
       卢女士的“死里逃生”,只是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近年来不断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水平的一个案例。
       冯女士(化名)在分娩过程中突然遭遇了羊水栓塞,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生命垂危。重症医学科第一时间介入参与救治,在抢救过程中,产妇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0余名医护抢救40多个小时,持续近60分钟的心肺复苏,输血科10余次紧急供血,抢救和治疗用血约合1万余毫升,约合3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终,经过10天的救治,母子平安,现已痊愈出院。

      

      这一场场教科书般的救治,得益于医院规范化管理和畅通的转运绿色通道,以及病房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持续优化的危急重症救治流程和预案,更离不开多年来不断积累的救治经验,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永胜说:“对危重孕产妇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我们多年来建立的流程和预案,人员、设备齐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是我们救治成功的基础保障。也得益于全院各科室的协同配合,紧急会诊、提供血液制品等等,可以说为我们的抢救提供了充足的人员和‘弹药’保障。后,我们也很感谢患者家属,他们充分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就是对我们大的支持。”正是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重症医学科的团队更加有底气也更有勇气,打赢一场又一场的生命保卫战。

↓↓↓
【专家简介】

陈永胜|主任医师

      农工民主党、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1992、7毕业于西安交大医学院医学部,同月分配于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工作,2009年至今在榆林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 。创建了陕北地区首家重症医学科,作为榆林市救援大队主要负责人,多次参加了榆林市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会议担任讲者和主持,担任陕西省重症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榆林市重症医师协会主任委员、中华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学会全国委员,举办重症领域各型学术推广会议几十场次,参与全市重症病人会诊,指导抢救工作,榆林市重症救援队队长,成立榆林市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榆林市呼吸机、CRRT培训基地、榆林市重症护士培训基地,为陕西省重症联盟单位、陕西省脓毒症重症救治协作单位、国家创伤培训联盟单位的负责人。与科室内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拼搏下,取得了诸多荣誉、成绩,科室发展成为西北五省规模大的现代化洁净层流病房,多次评为医院先进科室、省内优质护理先进科室,获批了陕西省重点专科。

李静|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共党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陕西省非公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陕西省保健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党支部书记
榆林市重症医师协会常务委员
榆林市超声医师协会常务委员 
擅长各类危重症患者抢救,尤其脓毒血症,各类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危重症产妇,各类休克等的抢救。

丁彩霞|护士长
      中共党员、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医学科总护士长,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杰出护理工作者,陕西省优质护理先进个人、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榆林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塞上美护士,高级护理管理师。担任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委会专家库成员、陕西省重症护理专科联盟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联合会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护理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务委员、榆林市重症护理学会会长。先后荣获院级新技术15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