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日本红十字医疗中心肾脏病学部及血液净化中心主任石桥由孝教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的特需门诊以及肾病内科病房,与患者和医护团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位在肾脏疾病领域深耕数十年的专家,不仅带来了日本先进的诊疗理念,还通过一对一接诊、深入的病例研讨等方式,为疑难肾病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为肾病内科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国际临床教学。
特需门诊里的“精准诊疗”:从国际经验到个体方案

在特需门诊,石桥由孝教授接诊了一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炎患者,他已被复杂病情困扰多年。这类罕见疾病因免疫球蛋白异常沉积于肾脏,常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损伤,治疗方案需兼顾抑制异常免疫反应与保护残余肾功能,临床决策难度大。石桥由孝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既往治疗方案及身体反应,精准分析各项检查指标,从日本同类病例的诊疗路径中提炼适合该患者的个性化方案,既兼顾治疗效果,又充分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耐受度。
针对另一位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他提出了融合国际最新指南与患者个体特征的综合干预策略,为后续治疗找准 “靶点”,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病房研讨中的 “国际视角”:为罕见病诊疗破题

当天,石桥由孝教授深入肾病内科病房,参与一位罕见病患者的查房与病例讨论,为复杂病例诊疗注入国际视角。
该患者入院后被怀疑为POEMS综合征或TAFRO综合征—这两种均以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罕见疾病,部分临床表现相似,鉴别诊断难度大,一旦误诊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石桥由孝教授仔细查阅完整的病史资料与各项检验检查结果,逐点核实关键症状与体征,不放过任何一个鉴别诊断的“蛛丝马迹”。
随后与科室医护人员展开深入研讨,结合日本在罕见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标准流程,详细剖析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差异与诊断关键点,不仅明确了当前阶段的针对性治疗方案,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了进一步检查建议,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临床实践指导,助力提升科室对疑难罕见病例的诊疗能力。
此次石桥由孝教授的临床诊疗与教学活动,不仅让榆林地区的肾病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国际顶尖医疗资源,更通过“病例实战+经验分享”的形式,为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的医护人员打开了国际临床视野。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要实践,这样的跨国交流正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的生动注脚,通过链接全球顶尖智慧,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持续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培育专业化医疗团队、探索前沿临床技术夯实,让“家门口看大病”的目标照进现实,为区域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更坚实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