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网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第四十八期【百年二院·塞上名医】张洁:用爱解读心跳的密码

发布者:yley来源:榆林市第二医院发布时间:2020/10/10 17:11:00阅读:2704字体:默认
第四十八期【百年二院·塞上名医】张洁:用爱解读心跳的密码
——记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心电图室主任张洁


在医院,心电图是一项常规检查,不管是门诊、住院病人都离不开它,纸面上一根看似简单的曲线,却记录着心跳的密码,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心电图室主任张洁,从事心电图工作30年,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娴熟的专业技能,用爱解读着心跳的密码,提供精准的数据,挽救回一条条垂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白衣天使”的奉献之歌。

张洁,心电图室主任,心电图副主任技师。西安医科大学卫生学校毕业。从事心电图专业近30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在西京医院、北医三院、北医一院进修心电图及心脏电生理专业。熟悉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食道调拨、起搏器程控等检查,曾配合心内科完成心脏射频消融术。现任中国临床心电学会陕西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安心电学会常委。获2018年度、2019年度西安心电学会先进个人,2017年、2019年带领榆林队参加陕西省心电图比赛,获2017年一等奖,2019年二等奖。获2019“心动中国  稳心杯”进步奖。发表科研学术论文数篇。

擅长:疑难病例诊断。

勇于自我挑战

1985年,张洁作为优秀毕业生留在了母校西医大卫校。1990年调入榆林二康工作,面对进入行政科室还是心功能室,张洁果断选择了后者。“当初想法挺简单,就是想搞点专业的东西。虽然那是个小科室,工作也繁琐,但我觉得能实实在在做点事。”张洁说。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0年。乍到心功能室后,张洁仿佛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只在上学时简单接触过心脏电生理的她,相当于从零起步。但她没有退缩,每天从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遇到不懂就询问老师,短短几年时间,掌握了心脏的解剖、影像、听诊、心功能等多项心脏检查技术,为心电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张洁调入榆林市第二医院心电图室。1996年她赴西京医院进修心电图,6个月的时间里,张洁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新的知识,连一次家也没有回过。2002年底,时任心内科主任的徐主任找到张洁,告知她自己想要开展心电生理项目,需要人配合,问她愿不愿意外出学习,张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接着,张洁赴北医三院进修心脏电生理。她坦言当时压力很大,一方面自己已经36岁,却要开始学习一项完全陌生的东西,另一方面学成归来后就要开展工作了,自己到底行不行?她每天除了跟着老师进科室,就泡在图书馆里,“那个时候想买本专业书籍太难了,但是医院的图书馆里有很多,而且允许复印,我就经常去看书、做笔记,把自己需要的书拿去复印,以便回榆林后也能翻看。”张洁说,“在北京培训,我一天也没有出去逛过,别人回来都是带点纪念品,我拿的都是从图书馆复印的书。”

付出总有收获,张洁很快掌握了多导生理仪的操作,食道调拨、起搏器程控等检查,回来后配合心内科主任开展了榆林市早的心脏射频消融术,填补了市域空白。

不负芳华坚守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就是踏实做人、勤恳做事、端正行医。”这是张洁对自己的评价。在张洁看来,每一个病人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精准诊断,才能不耽误治疗,这个家庭的幸福也就保住了。

作为榆林市的心电图诊断专家,张洁总是告诫自己,涉及心脏的问题很复杂,一有就是大病,而且琢磨难定,必须用心捕捉到患者稍纵即逝的异常心电图,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赢得生命。

多年来,张洁从死亡线上拉回了数不清的患者,也尽一切所能帮助病人。2018年的一天,有一位60多岁的患者来作检查,张洁发现该患者的“ST段有明显异常,并伴有心律失常”,患者当时已经出现萎靡不振的情况,说不清自己的病史,陪人是她的远房亲戚,对患者情况也不了解。张洁当即请心内科主任前来会诊,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但由于患者来自农村,对医院情况不熟,为了不耽误时间,张洁带着患者抽血、查B超,并让患者在自己的诊室门外等待检测结果。因为不放心患者的情况,张洁一个中午都没有回家,始终陪在医院,终的检查结果排除了心梗,心内科急诊收治入院,张洁这才舒了一口气。

其实,这只是张洁帮助的众多患者中的一个。30个春秋,她从不敢懈怠。有一段时间,张洁臀部刚刚做过手术,伤口还没有拆线,一位患者在门外候诊时突然倒地,门口响起一阵惊呼。张洁立即从诊室跑出来,跪在地上对该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并让同事赶紧打电话找心内科前来救援。在张洁按压的时候,同事推出了心电图机,显示该患者发生室颤,情况非常危急,后经除颤转律后,显示为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病房做进一步治疗。患者离开后,张洁才发现,自己因为跪在地上施救,臀部的刀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崩裂,她淡淡地说:“救一条命,比啥都重要。”

甘做一根拐杖

2010年,张洁主持科室工作,2012年成为心电图室主任。在张洁的带领下,榆林二院的心电图室快速发展,由4人壮大到8人,检查项目也由之前的3项扩展到6项。

从普通医生到行业专家、从学术领域到管理领域,张洁实现了从“小医生”到“大医生”的变革,但始终不变的就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张洁常常对科室里的年轻人说,“我们的检查,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一点马虎都不能有,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心脏。”“专业、认真”是心电图副主任技师于清芝对张洁的评价,“张主任特别认真,还有点较真。前两天科室做了一张不常见的疑难图片,我拿去找张主任看,她为了保险起见,中午连饭也没吃,一直跟西安的专家沟通,终人家也认可张主任的判断,这才给病人出了报告。这种事情在她身上太常见了。”于清芝说。

与此同时,张洁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她说:“我终归是要退休的,但科室要不断发展,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全部教给他们,甘做一根拐杖,我们的事业才能进步。”在手把手带学生的同时,她还不断看书充电,更新知识。在张洁的带领下,科室连创佳绩,2017年、2019年代表榆林参加陕西省心电图比赛,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获2019“心动中国  稳心杯”进步奖。

2020年8月,心电图室在医院的支持下,开通了“心电网络”, 按照传统的检查模式,如果病人需要做心电图,包括住院患者在内,都需要前往心电图室进行检查,人流量增大,无形之中延长了患者的就诊时间,中老年患者、外伤患者行动不便,就诊极不方便。遇到危重症患者,还需病房医师紧急转运,往往耽误急救时间。“心电网络”实现了住院患者的临床心电图无线传输、远程诊断。急危重症患者可由临床医生或护士在床边进行,心电图医师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诊断,既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又能方便患者。

谈到自己的愿望,张洁说,她希望能够通过设在榆林二院的榆林市医学远程会诊中心平台,把“心电网络”覆盖到各县区医院以及各个社区、乡镇医院,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医学诊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