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启动以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与交大一附院持续深化协作,在医疗技术能力提升与健康科普宣教领域持续发力,不仅实现了医院诊疗水平提升,赢得区域内百姓的广泛信赖;更助推民众健康素养不断攀升,胃肠道健康管理意识日益增强,为内镜中心诊疗工作注入强劲动能。在此背景下,7月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内镜中心胃肠镜检查量成功突破3400例,较去年同期增长22%,其中无痛胃肠镜检查达1358人次,同比增幅高达50%,诊疗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技术硬核:高龄高风险患者的“定心丸”
90岁的刘奶奶(化名)做完无痛胃肠镜后,对刘小玉主任医师赞不绝口:“最近一直恶心呕吐,吃不下饭,怕检查费时间,更怕身体受不住。多亏刘小玉主任,做完没啥不舒服,还明确了病因,这下放心多了!”刘奶奶有10多年肺气肿病史,近10余天进食后立即恶心、呕吐,精神状态极差,被家人紧急送往我院检查。了解患者相关情况后,内镜中心刘小玉主任医师第一时间联系了麻醉手术科马志斌副主任医师,共同为刘奶奶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考虑到她年事已高、心肺功能基础差,检查风险高,在与家属充分沟通,详细告知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获得理解与同意后,为其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刘奶奶顺利苏醒,病因也得以明确诊断。
作为区域内消化道疾病筛查与诊疗的核心阵地,内镜中心始终以“精准诊断、微创治疗”为宗旨,配备国际先进设备,开展胃镜、肠镜、无痛内镜、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早癌筛查诊断及多项微创治疗新技术等项目。其中,无痛内镜技术凭借“舒适化、精准化”的优势与麻醉手术科医师的共同努力,成为中心的“金字招牌”。
服务破局:从“等检查”到“按需检”
“怕疼、怕排队”曾是阻碍患者就诊的两大痛点。45岁的张先生(化名)受胃部隐痛困扰多年,因恐惧传统胃肠镜迟迟未就医。得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内镜中心无痛检查“中午连台转”,他预约当天即完成诊疗,检查后他感慨道:“睡一觉就完事,比想象中轻松太多。”
为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内镜中心推行“弹性排班制”,周末、节假日增设检查场次,无痛检查更是实行“中午不打烊”,用敬业与坚守践行“生命至上”的承诺。除了提升诊疗能力,内镜中心还致力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通过开通“高危人群线上评估-术前宣教-术后随访”的一站式服务,将患者平均等待时间从原来的3-5天缩短至1天。
数据攀升:多维成果的集中体现

3400例的新纪录,不仅是数量的突破,更是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内镜中心综合服务能力的集中展现。这背后,是内镜中心在提升消化道疾病诊疗水平、普及舒适化医疗理念、优化患者全流程体验等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
从尖端设备与无痛技术的成熟应用,到弹性排班与流程再造的服务创新,每一步实践都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内镜中心团队正以精湛技术、暖心服务和持续改进,为守护榆林及周边地区百姓的消化道健康迈出坚实步伐,用行动践行着对生命健康的守护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