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网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足不出榆,一“镜”解忧|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运用ERCP技术成功救治多名复杂肝胆胰患者

发布者:xcjyk来源: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发布时间:2025/11/10 8:38:00阅读:85字体:默认

近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肝胆外科)成功为多名复杂肝胆胰疾病患者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内镜微创手术,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

病例一: 一高龄患者因胆管结石反复发作,曾多次接受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每次发病均伴随腹痛、黄疸、寒战高热,严重时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考虑到患者高龄,合并心肺基础疾病,再次开展腹腔手术风险极高,且结石易在短期内复发。交大一附院陶杰教授与榆林医院乔培宇、张雄主任医师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采用 ERCP 技术为患者实施微创取石。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迅速,次日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

病例二:一名患者因重度黄疸就诊我院,经完善检查后确诊为胆管下端或壶腹周围肿瘤。由于黄疸程度重,直接手术风险较大,可能影响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我院普通外科二病区(肝胆外科)医护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先行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有效引流胆汁、减轻黄疸,为后续肿瘤根治性切除创造了安全条件,实现疗效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病例三:针对胆道术后发生胆漏患者,陶杰教授带领团队同样采用 ERCP 技术精准干预。通过植入胆管支架或留置鼻胆管,有效降低胆道压力,为漏口愈合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内引流或外引流,从根本上解决胆漏问题,避免了患者承受二次手术的创伤与痛苦。

近年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持续深耕 ERCP 技术,普通外科二病区(肝胆外科)与消化内科(内镜中心)紧密协作,每年开展此类手术近百例,积累了丰富的复杂病例诊疗经验。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优质资源,交大一附院陶杰教授长期派驻榆林医院,通过专家门诊、查房指导、手术带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我院 ERCP 技术水平与诊疗服务能力。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榆林及周边区域患者无需远行,就能享受到精准、微创、高效的肝胆胰疾病诊疗服务。

小科普

ERCP,中文全称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被称为内镜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复杂,我们可以把它拆解开来理解:

· 经内镜: 借助一根叫做“十二指肠镜”的柔软、细长的软管(内镜),从口腔进入。

· 逆行性: 正常情况下,胆汁和胰液是从肝脏、胰腺“顺流而下”进入十二指肠的。这个技术是反其道而行之,从十二指肠的开口“逆流而上”进行注射。

· 胰胆管: 目标是我们身体里两个非常重要的管道系统——胰管和胆总管。

· 造影术: 向这些管道里注入一种在X光下能显影的“造影剂”,然后拍X光片,让这些原本看不见的管道清晰地显示出来。

简单来说,ERCP就像是对肝脏、胰腺和胆囊的“下水道系统”进行一次精细的检查和疏通。

它兼具诊断和治疗两大功能,但现代医学中,由于其微创治疗的巨大优势,治疗已经成为ERCP最主要的目的。

ERCP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ERCP主要针对的是胆管和胰管以及其开口(十二指肠乳头)的疾病。

1. 诊断方面(现在较少单独使用)

· 明确梗阻原因: 当B超、CT或MRI发现胆管或胰管扩张、狭窄或堵塞时,ERCP可以直观地看清楚堵塞的位置和形态。

· 取组织活检: 如果怀疑管道内有肿瘤或可疑病变,可以通过ERCP的器械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2. 治疗方面(这是ERCP的强项和主要价值)

· 胆总管结石: 这是ERCP最常见的适应症。特别是胆管狭窄且引起胆管炎、黄疸或胰腺炎,需紧急取石、减压。

· 梗阻性黄疸: 由于肿瘤(如胰腺癌、胆管癌)或良性狭窄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引发黄疸。ERCP可以放置一根支架,撑开狭窄部位,让胆汁恢复流通,从而退黄。

· 胰管结石或狭窄: 对于慢性胰腺炎引起的胰管结石或狭窄,也可以通过ERCP进行取石或放置支架,缓解腹痛。

· 胆道引流: 在胆管发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这是一种危急重症,ERCP可以紧急引流胆汁,控制感染,挽救生命。

·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切开该括约肌,解决其痉挛或狭窄问题。

ERCP的优势:

· 微创: 无需开腹手术,体表无伤口,痛苦小。

· 恢复快: 患者术后很快可以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

· 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取石和退黄,效果非常直接和迅速。

· 可重复性: 如果需要,可以多次进行。

ERCP是一项革命性的内镜技术,它使许多原本需要复杂开腹手术的胆胰疾病,能够通过微创的方式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虽然它有一定风险,但其在解除胆道梗阻、取出结石、引流救命等方面的卓越价值,使其成为现代消化内科和胆胰外科不可或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