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联合神经内科二病区、心血管内科、肾病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多学科团队,成功救治一名“复杂脑梗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展现医院在高难度危重症综合救治与多学科协作方面的突出能力。
该患者为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名老年男性,在家中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摔倒并伴嘴角歪斜,送至当地医院后,被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由于患者11天前刚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存在静脉溶栓禁忌,治疗面临挑战。为争取进一步救治机会,家属果断决定将其转至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
急诊医学科接诊后,迅速为患者完成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提示为“大面积脑梗死”。医院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将患者转入神经重症医学科。入院时,患者NIHSS评分达11分,意识嗜睡,左侧肢体肌力仅为I级,病情极为危重。加之患者本身合并房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脑梗死、高血压、高血糖等多种基础疾病,神经重症医学科第一时间邀请神经内科二病区介入团队紧急会诊。经综合评估,认为患者仍处于动脉取栓时间窗内。团队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知情同意后,为患者施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机械取栓术,成功开通闭塞血管。
考虑到患者脑梗死范围广泛、基础疾病复杂,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风险高,神经重症医学科在术后密切监测的同时,组织心血管内科、肾病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了周密的治疗与并发症防控方案。在团队精心治疗下,患者相继出现的梗死区出血转化、急性肾衰竭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患者家属在出院时激动地表示:“当时我们真的觉得没有希望了,是医院的专家团队没有放弃,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技术把我父亲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这份恩情,我们全家永远记得!”
本例复杂脑梗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在疑难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与多学科协作机制的有效性。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医院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精准救治”的理念,切实担负起守护区域民众生命健康的重任。未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将持续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平台,聚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为区域百姓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专家简介
汪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长期致力于神经内科的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在多个神经疾病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经验。
临床专长与研究方向:
汪杰教授在神经内科具有广泛的专业覆盖,尤其擅长以下方向的诊治:
·脑血管疾病:精于脑卒中、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梗死等疾病的个体化治疗,致力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免疫性疾病:对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等复杂免疫相关神经疾病的诊疗经验丰富。
·神经危重症:熟悉脑出血、急性脑梗死、颅脑外伤等急重症的多学科协作救治。
·帕金森病与癫痫:参与多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注重改善患者症状与长期生活质量。
·神经系统感染: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等诊治方面具备扎实的临床能力。
此外,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诊治中也具有深入实践。
学术成果与贡献:
·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内容涵盖神经免疫、脑血管病及神经急重症等领域;
·参与编写神经内科相关教材与专著,助力医学人才培养;
·拥有一项医学发明专利,积极推动神经科治疗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学术交流与社会认可:
汪杰教授积极参与国内外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与论坛,并多次进行专题报告,推动神经内科诊疗规范与前沿理念的传播。因在临床与学术方面的突出表现,多次荣获“优秀医师”称号。
科室简介

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位于住院部3楼重症医学科一病区,设有7张床位。科室配备了包括颅内压监护仪、视频脑电图诊断系统、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心肺复苏仪、亚低温治疗仪、机械排痰仪和足泵等在内的急救设备,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神经重症医学科主要收治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急性呼吸衰竭、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大面积脑梗死、颅内血肿、广泛SAH伴脑实质出血或脑池积血等患者,同时也为接受特殊治疗后的患者提供监护,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出血患者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或抽吸术后、动脉瘤性SAH患者接受动脉瘤栓塞术或动脉瘤夹闭术后等。
神经重症医护团队共有6名医师、11名护士。科室主任汪杰作为神经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将带领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汪杰拥有20多年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西安唐都医院的工作经历中积累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能力,成功救治了数千例脑卒中、脑出血等危重症患者。在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深厚的积累,擅长对神经免疫性疾病和复杂危重症患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