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榆林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夯实医院感染防控基石,近日,由榆林市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与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科教科联合主办的“赋能紧密型医联体——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科精品培训班(第二十二期)榆林市消毒供应专业”结业。培训班课程以“理论+实操”双轨模式实现高质量教学,为期三天的密集型培训吸引了来自榆林市各县区多家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业务骨干近20人参加。
榆林市消毒供应质控中心、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李晓琴主任在开班仪式上强调,消毒供应工作在保障医疗安全中至关重要,希望学员们能珍惜学习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将所学切实转化为提升工作质量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推动区域内消毒供应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贡献力量。
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科教科副科长薛花蕊在讲话中指出,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防控与医疗安全的关键防线,其工作质量直接决定医疗安全底线、关乎患者生命健康。本次活动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希望学员们通过系统培训,切实强化专业理论素养、精进实操技能,为榆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力量。
理论授课:多模块覆盖核心需求
本次培训理论环节由李晓琴主任团队授课,课程紧扣消毒供应中心核心工作,设置基础认知、专业技术、质量与安全、沟通协作、标准解读等关键模块,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
基础认知模块系统讲解消毒供应中心的责任与使命,明确岗位价值与工作核心目标,为学员构建清晰的职业认知框架;标准解读模块深入剖析消毒供应领域最新行业标准,结合政策背景与执行要求,帮助学员精准把握标准细则以确保工作合规性;专业技术模块涵盖精密器械处理与保养技巧、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全流程、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最新进展,通过原理讲解与技术对比传递前沿专业知识;质量与安全模块重点阐述质量控制与监测方法、职业安全防护要点,从风险防控角度强化学员的质量意识与安全操作理念;沟通协作模块则分析沟通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性,包括与临床科室的衔接沟通、团队内部协作沟通等内容,以提升学员的沟通效率与协作能力。各位授课老师采用“深入浅出 + 案例教学”方式,结合大量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如精密器械清洗难点解决案例、外来器械管理流程优化案例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参考,掌握前沿理论的同时学习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操培训:注重理论落地

为进一步推动理论转化为实践,培训班强化实操环节,以“全流程覆盖+手把手指导”提升学员技能。
实操培训围绕消毒供应中心核心工作流程展开,培训先根据人数与场地分组,保障学员操作空间与指导机会;随后围绕“器械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全流程组织演练,从清洗剂选择、器械完整性判断,到包装密封、灭菌参数设定,再到分类存放,要求学员全程实操,覆盖工作全链条。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全程驻组指导,即时纠正学员操作偏差,如器械摆放不规范、包装密封不严等问题,并讲解正确要点。针对学员提出的特殊材质器械清洗、灭菌后器械返潮排查等日常难题,老师结合实操场景现场分析演示,助力学员解决问题。通过反复练习与精准指导,学员统一操作标准、规范手法,成功破解多项工作难题,实操技能显著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学完能用、用能见效”的培训目标。
为检验培训成果,确保每位学员真正达到培训目标,培训结束后,质控中心组织了严格的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全面检测了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考核则模拟真实工作场景,重点评估学员的操作规范性、流程熟练度及问题处理能力。经考核合格,全员通过率100%,所有学员均获得了由榆林市消毒供应质控中心与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联合颁发的结业证书。
本次精品培训班,为榆林市消毒供应专业人员搭建了高水平学习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区域内消毒供应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与技术操作水平,对统一区域质控标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未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与榆林市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将深化合作,定期举办高质量培训活动,为筑牢榆林市医疗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